【微国美·聚焦】宣传半月刊:风物长宜放眼量——杭州油画十年发展概述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4-05-07浏览次数:71

       薛峰 《倒叙》 200x160cm 布面油画 2011

       或许在有些人眼里,交通与通讯的便捷,几近打破了艺术圈的地域隔阂。然而,实际情况是,当一名北京的策展人策划一次全国性的油画展览时,首先要做的功课还是要去了解各处艺术重镇的生态,并且,这个功课无论如何是少不了的。
但是杭州的艺术生态总是让他们困惑。这个有着深厚人文底蕴和上百年油画史的地方,出现过林风眠、赵无极、吴冠中、朱德群、许江等多位现当代著名油画家,在当下也有一大批知名的青年油画家活跃在世界各地。然而个体的出色并未带来整体的活跃,杭州油画圈近十年的不温不火,与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上的地位并不相称。
本文希望通过梳理杭州油画圈的艺术生态,厘清时代因素和外部环境的交叠,给杭州油画艺术的发展带来了哪些挑战。而以何种姿态迎接挑战,面向未来,是需要所有青年油画家冷静下来认真思考的。
生态链条的不健全
      要说油画,就不能不提当代艺术。杭州的当代艺术有一个比较好的传统。回顾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的中国实验性当代艺术,杭州艺术家在全国都极为活跃。虽然在2000年以后中国美术学院成立了综合绘画系、新媒体系等,但有一个事实毋庸置疑,早在1996年开始,发生在杭州的具有探索意义的当代艺术,或者说居住在杭州的具有前卫思想的艺术家,多数转向于艺术本身尤其是绘画本身的探索和实践上来,杭州实验性的当代艺术基本上归于沉寂。
       个中缘由,可能源于浙江经济在上世纪90年代以来的新一轮飞跃式发展,使得固有传统艺术的信心和关注度有所增加,而中国美院的传统国画、书法艺术力量一直强大。所以,其艺术探究的精神根基于“笔墨当随时代”为特征的线性思维模式,艺术创新的精神亦基于同样的背景,即把艺术作为“修身养性”、“安身立命”之所,而不过多涉及外在的社会现实。
       这一时期,对绘画本身的思考,成为了杭州油画创作的主线。上世纪90年代末,以中国美术学院年轻教师为主体的“218”青年艺术家联盟,在2000年后坚持进行了一系列活动,而陈彧君、薛峰、娄申义、赵军、余旭鸿、金阳平、李青、袁远、陈欣、尚一心、任静、史怡然等一批青年油画家,开始自杭州走出去,越来越被外界看好并关注。
       相比较于“卡通”、“政治波谱”为特色的其他地域内青年油画创作群体,杭州青年油画家群体的创作风格有着“内敛”的明显特征。因为较浓重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情怀,使他们的创作重视理念的诗性风格,更偏向文化思考,而不是强调视觉。
杭州传统、休闲、随意的城市属性,似乎注定了这里必然是传统型艺术生态,尤其是中国传统书画艺术发展的温床。以时尚、活跃、开放为特征的当代艺术,难以在杭州掀起引人注目的风浪。油画就是个中代表,虽然在这里一直有着星星之火,却长期处于一个不温不火的发展状态。
墙内开的花,墙内却始终不香
        传统根基过于沉重,使得杭州的艺术资金始终没有垂涎于油画艺术,也就使得展览很难形成规模,从而更不容易对外推广。杭州以外的情况是,经过近二十年的市场经营模式探索与借鉴,北京、上海、深圳的油画经营机构的运作方式已经基本与国外同步,趋于科学和规范。而杭州的油画经营,却更多地延续了中国画的经营运作模式,经营机构与艺术家互存疑虑,也就谈不上长期合作了。不少杭州油画家对此抱有情绪,从而造成了墙内开花墙外香的现状。
        当国画家每平方尺动辄上万的时候,很多青年油画创作者却仍在为生计发愁。“60后”、“70后”的杭州油画家不少都有过接行活、办班等经历,这是一种非常可怕的转换,因为大多数从事过行活生产的油画家,再度回到创作领域,会很难将创作与生产两种心态和理念剥离开,这已经不仅仅是观念的问题,而是在根本心态上发生了变化。
       杭州本土油画艺术始终没有在市场运作上形成气候。如杭州的印象画廊,凭借早期制作画框与艺术家交换作品,积累了一定的作品后成立了三尚艺术。三尚艺术前期将总部放在杭州,后期远走北京。成立于杭州的《艺术与投资》杂志,也于2007年左右迁至北京。
此后,《浙江艺术网》的朱晓伟依然坚持中国画与当代艺术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在杭州本土推动当代艺术的发展,当然其中也包括油画。方向画廊、瀚阳艺术中心等机构,也在2008至2009年间陆续多次举办展览,但同样因为资金与市场的原因,后来转变了方向。杭州本土唯一让人津津乐道的一件事,是浙商拍卖于2006年重组后开设了当代艺术拍卖专场,并持续关注当代艺术,不得不说这给一直沉寂于传统绘画的杭州注入了一剂新鲜活力。
奇特的艺术区模式
       杭州同北京、上海、重庆一样,有多个艺术区,但发展模式却比较另类。
杭州的艺术区可以大致归为两类,一类是创意园的形式,另一类则是以艺术家工作室为主。杭州的创意园完全不同于北京的798、草场地,还有上海的M50,其发展方向在创立之初便因为政府与地产商的介入,带有强烈的主观意识和获益性。在新一轮的房地产发展浪潮中,杭州虽然在城市面积上不及北京,但在价格上却与北京不相上下,这些客观上也形成了艺术机构在租金上非一般的忍受力。多数园区在创立之初的租金,几乎与繁华地段相差不大,远超北京、上海那些让外界耳熟能详的艺术区。由此,杭州创意园内的进驻者,多为设计、广告、摄影公司为主,画廊等艺术机构很少能够入驻。
       开设个人的工作室,对于年轻油画家而言更是奢望,能在租赁的住所内画画已经不错了。能租赁个人工作室的,多数是已经成名的老一辈油画家,或者以工作室为名对外接行活的艺术家。这方面与北京的索家村、费家村,成都的蓝顶艺术中心,都不能同等看待。
没有聚集的艺术区,也就少了交流,杭州的油画家相对要安静很多,这种安静性给杭州油画家带来了相对具有秩序感的创作环境与态度,但同时也让他们对外界的艺术活动缺乏深层次直观迅速的反映与认识,当一个事件或主题已经发生之后,带到杭州的时效性往往是滞后的,这让他们在把握一些本质问题上,产生了游离感。
         但无论如何,一个不争的事实是,杭州因为有中国美术学院这样一座专业美术院校,每年依然在培养更新更年轻的油画家,依然在为杭州艺术生态群落的构建营造着氛围。还有很多我无法一一列举的青年油画家,他们有扎实的基本功,有谦逊勤勉的态度,也开始具备国际化的视野,他们都是杭州油画艺术在沉寂十余年后,重新焕发生机的火苗。
政府的扶持和推动作用也在逐渐凸显。浙江文化强省建设十大计划中的“文艺精品打造计划”、“文化名家造就计划”及“青年英才”开发工程,为青年油画家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空间。还有2006年至2009年间,由浙江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财政厅、省文联共同组织实施的“浙江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杭州市于2008年开始实施的“青年艺术家发现计划”,以及省文联于2013年6月开展的,意在培养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视觉艺术新人的“新峰计划”,等等,都让一大批青年油画家获得了资金扶持和参展的机会,也让更多有志青年在这条路上坚定前行。
刚刚于3月开始的上海莫奈画展,有很多杭州的油画艺术爱好者携家带口前往参观。这是一个让人欣喜的现象,经过多年的积淀,杭州已经形成了一批油画欣赏群体,并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素质的提高,这样的群体会日渐扩大,最终形成滋养杭州油画艺术发展的养分和空气。
        成功就需要审时度势,杭州油画艺术在经历过一座高峰以后,又开始了一段新的攀爬。愿更多的青年油画家将眼光放得长远,且越挫越勇!(本文转自《宣传半月刊》)